海派家具的本质:传统精神 创新思维 时尚追求

今年5月,锦翔红木将在尊木汇艺术展厅展出一批尊贵的民国海派老家具,并联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设计分会、上海市收藏协会举行“新海派家具高端论坛”。摩挲、欣赏着这些经历百年却至今仍觉时尚新潮的民国海派老家具,从事红木艺术家具设计制作的笔者,感慨万千:家具的传承与创新之辩证精髓,竟早在民国的海派家具作品中就得到如此完美、如此充分的体现!

锦翔作品:“东方巴黎”系列家具之一(缩)

何为海派?笔者不以考据式的方式进行解读,只是以感性的认识予以解答:海派,就是指发轫于十九世纪中叶至廿世纪初期的新型生活方式——不拒外来文化而海纳百川,心态全面开放却恪守传统规矩,追求时尚精致且不避生活俗杂……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各地的移居人群带着各自家乡的生活方式充实着海派文化的方方面面,上海又是开埠最早的地区之一,深受海外文化的影响,形成包容万物、集纳百川的“海派文化”,尽管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新奇别致,但骨子里却传统依旧,那就是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而不保守,吸收异域文化的长处而不忘本,这就是“海派文化”的精髓。

理解了海派文化,对海派家具的理解就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清晰透彻,它同其他海派文化载体一样,大胆、合理、巧妙地吸收西洋家具的诸多优长,同时微调家具实用性和适用性来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既保留着传统家具的历史厚重,又增加了现代家具的时尚气息,是传承与创新的典范。时代永远在前行,不顾事实、两眼一抹黑却号称继承传统的仿古,终非我们这个行业的正道;而不尊传统、以空中楼阁为创新的制作,也不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前途。此二者,都要被市场和消费者的正确选择所抛弃。

继承传统文化,笔者始终以为,如果只是形而上地夸赞传统文化的优秀,却不关联具体的载体(比如唐诗宋词、书法绘画、昆曲京剧、明清家具等等),基本就是空谈瞎说;相反,把具体的载体等同于传统文化,却不做时代崇尚、心灵思想、生活状态的剖析,更是一种偏窄、误导,简单粗暴而又低俗。而此类属种关系的等同甚至颠倒的虚假威力,竟然足以让人以非为是,唯唯诺诺,不敢深思拨乱,任凭空洞的继承之词漫天飞飘,于是,创新也成了无本之源。传统文化的载体很多,一个具体的载体只是传承着文化的一小部分、一个侧角、一片层面,而不是文化的全部。而这些具体的载体,在每个不同的时代都呈现出不同的夺目光彩,正说明这些载体是在传承和创新中成为当时时尚、后世经典的。一旦与不断变化着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而未能及时调整的载体,便渐渐式微,哪怕当时再辉煌,最终只能退出历史舞台,唯剩下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成了研究所的文物、博物馆藏品。实例太多,不胜枚举!

锦翔红木从十多年前起,就重视海派家具的设计制作,即用名贵红木制作具有海派风格的现代家具,让人回味三十年代甚至民国时期老上海的韵味,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和好评,可我们并不得意洋洋,因为,这并不是我们的创造发明,前一世纪中叶的能工巧匠就已经与时俱进创作了时尚现代的海派家具,锦翔红木只是将断裂的文化载体缝连起来,适应了新时期上海以及周边地区人们的海派生活需要、心理需求、精神满足。比如,最早的“牡丹花系列”,现在回头来看,可以认为是向上海三十年代老家具致敬的作品。之后的东方巴黎系列、梦巴黎一号、二号系列,才步入比较成熟的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阶段。笔者的思考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富裕阶层的形成和豪华住宅的出现,对我们名贵木材家具行业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在继承海派家具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海派家具”而成为当今的流行、后世的经典,这,才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无可逃避!

来源:解放日报《艺术家具》专版

上一篇下一篇